诗词太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姥诗社三十年)概述

[复制链接]

371

主题

0

好友

474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2:22: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概 述

  福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可谓“福建之顶”,东北接浙江省苍南县,西北邻浙江省泰顺县,西靠柘荣县,南连霞浦县,东南濒临东海,陆地面积146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4959.7平方公里,现总人口约60万。
  福鼎境内地势呈东北、西北、西南向中部和东南沿海波状倾斜,山海奇景,天造地设。港湾地带为冲积小平原,是粮食主产区;丘陵地带山峦起伏,风景秀丽,是茶、果、林经济作物区;境内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太姥山,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四绝著称于世。海域有嵛山岛、台山岛等八十一个大小岛屿,是福建省的主要捕捞渔区。
  福鼎地域,唐属长溪县,元属福宁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福宁州改福宁县,成化九年(1473年)复为福宁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宁升州为府,设霞浦县,福鼎属霞浦县地。乾隆四年(1739年)由霞浦县划出劝儒乡之望海、育仁、遥香、廉江四里置福鼎县,属福宁府。
  民国元年(1912年)福建省废府,福鼎属东路观察使;民国3年(1914年),改东路观察使置闽海道;民国14年(1925年),废道,直属省辖。民国23年(1934年),属福建省行政督察区管辖(区署驻福安)。
  1949年6月11日福鼎解放,属浙江省温州地区。同年10月,福鼎改属福建省福安专区。1970年7月,福安专区机关迁址宁德,福鼎属宁德地区。1995年10月13日,国务院批准福鼎撤县设市。
  汉刘向有云:“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福鼎气候温润,物产丰富,乃鱼米之乡,文明定然兴盛;福鼎有丘陵瑶岛、海上仙都之美誉,其山川秀丽,定然文风蔚起。且不说生于赤岸,长于灵山,自幼天资聪颖,诗名天下的唐进士林嵩,南宋时又有杨楫、高松和擅长诗赋,出口成章的林汝浃等,以及他们开办的石湖书院和双魁书院。据《福鼎县志》记载,南北宋时中进士者便有四十一人。自福鼎置县以来,闽浙边界,文化交融,更是人才辈出,流誉儒林。负才之士,亦足增辉诗坛。
  打开周瑞光先生整理的《福鼎旧志汇编》《迟园挹翠》和《太姥文献搜遗》及各乡镇的文史资料,不难看到福鼎诗坛在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群星闪烁。
  福鼎置县至清末,是福鼎诗词创作的第一个高潮,在这个阶段涌现出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王孙恭、余耀、王世昌、陈寿康、陈珙坦、王锡龄、林滋秀、陈九苞、林士恭等人。也出现过意气相投,互相酬唱的小团体,如时称为“苍葭八君子”的余耀、叶信祥、王孙扬、陶自超、郑光天、林元燮、陈一田、金向水八人;陈珙坦为代表的“阮洋陈十八坦”等。同时,因诗词唱和而结成的民间文学团体也出现了,如黄钟瑜、叶信祥发起的“黄叶社”;王锡龄发起的“大雅社”;特别是林滋秀发起的、闽浙两地乃至江西、湖南、江苏、广东等地文人参与的阵容壮观、实力雄厚的民间诗文交流社团,也就是名扬遐迩的“兰社”。
  据福鼎市图书馆陈红的《福鼎名人历史撰作考略》所载,这一时期,本地还留有数量不菲的诗文著作,如邱古园的《芳千诗文稿》,孙士恭的《寄草庐集》《无聊集》《熊山学吼》《星溪集》《榕荫书屋集》,余耀的《双髯遗稿》,郑光天的《云坡诗集》,叶信祥的《大千诗集》,王孙扬的《吉光集》,陶自超的《远舟诗文集》,黄钟瑜的《燕石集》,王世昌的《邀月山堂吟稿》,陈寿康的《兰轩集》,陈珙坦的《制艺草存诗赋》《述德堂诗钞》,周名彪的《味道轩吟稿》,周鸿逵的《周守墨遗稿》,施大恩的《北潭诗集》,王锡龄的《见山楼稿》《虚谷诗集》《大雅社诗集》,高昊的《秋蛩集》《宦游诗草》,林滋秀《兰社诗略》《快轩诗则》《快轩诗存》《竹林合咏》,蔡文蛟的《水木山庄诗抄》,蔡封的《伴云居诗草》,王绍衣的《绿满窗诗集》《可竹轩诗集》《一览山房诗集》,林滋年的《拥万斋遣愁集》《听涛斋诗集》,钟良弼的《凌云斋稿》,陈九苞的《球阳八景》,刘双照的《天禄阁诗抄》,王佑孚的《渔溪诗草》,陈式铭的《寒碧山斋诗草》,王守锐的《迟云诗钞》,高龙光的《友石山房诗文选》《伴云山房赋草》,杨秀彬的《一笑楼诗稿》,孔昭淦的《海棠窝小草》,高南英的《吟耕堂诗稿》,林士恭的《井蛙语》《寒蛩集》《镜中花》等等。
  民国时期,福鼎诗脉传承,文气十足,涌现出享誉全国的诗坛大家。如周梦虞、周梦庄昆仲、智水和尚、邹逸、杜琨、卓剑舟等等。
  周梦虞为文宏深恬静,卓然成家。邹逸为诗多警句,尤工七言古,师从“壶社”瀛壶居士、海盐谈文灴。杜琨,家世能诗,父子兄弟皆有声名,其与霞浦黃寿祺友善,病逝后,尚秉和为其作墓志铭曰:“其诗清逸超妙,凡有所历皆寓之于诗,故所为独多。其排律则开阖动荡,驱涛涌云,有吞吐乾坤,睥睨一世之慨。”卓剑舟,早年在上海与黎锦熙合编《国语》杂志,善书法,工诗词,晚年入常熟“虞社”、澄海“壶社”等诗社,其《摩兜坚馆诗草》蔡元培为之题签,柳亚子则赋诗赞曰:“天南遁客擅文思,十载精研一卷诗”。
  在这阶段,吟友诗事活动方兴未艾,从“和者如云”的唱和活动和存世的诗集书名中可见端倪。如:周梦虞的《福鼎县名唱和集》、智水和尚的《太姥钟集》、林寿卿的《生挽集》、杜琨的《霍童唱和集》、周南的《桐音吟社诸友同游资国寺步韵》等唱和集。而个人存世的诗集则有:周梦虞的《绿满窗诗草》《遁庐诗文集》;周梦庄的《容庐诗文稿》;江本侃的《寄庐吟草》;王翼谋的《北岭诗文抄》《红梅斋诗抄》,林寿卿的《寄楼鸿雪集》《寄楼诗文草》,吴念祖的《扫雪山房诗草》,智水和尚的《华藏楼诗集》《凤山十六景诗》,杜慕莲的《含翠楼诗存》,陈蔚青的《梅亭诗稿》,邹逸的《寄寄诗存》,卓坚的《香居诗草》,杜榆的《含翠楼八景诗》《立春放歌》,杜琨的《北游吟草》《三余山馆诗话》《闽东诗草》,周南的《亦耕斋存稿》,卓剑舟的《摩兜坚馆诗草》等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神州大地,大兴学校,白话文的普及,造就了一大批知识青年。新人新思想的出现,使新生的文学艺术形式进入百花齐放时代。与此同时,以文言文为载体的旧体诗词创作形式却自然式微。一些出生于民国期间的诗坛耆旧,也逐渐谢世。在太姥诗社成立之前,有些人虽积有诗词稿,却也散佚难觅,更无结集出版,如名医林怀席先生,虽积有诗词稿二卷,却未能刊行而散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旧体诗词的创作逐渐复苏,全国各地诗词学会、诗社,如雨后春笋,逐渐形成旧体诗繁荣昌盛的局面。福鼎的旧体诗词创作亦始复兴盛,如县政协在建党、建军、建国的纪念日里征联征诗,以及征集编辑“追念黄丹岩烈士诗文稿”《丹心碧血赞》一书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中,太姥诗社也就应运而生。
  福鼎县政协六届一次全会于1987年10月9~13日召开。会议结束后,在新一届的政协领导的重视与关怀下,由政协副主席朱国温牵头的福鼎太姥诗社进入筹备阶段。1988年2月22日,县政协召开大会,宣告太姥诗社的成立。诗社成立时,涵盖古体诗词和新诗的作者,拥有八十五名老中青社员。共征得北京、上海、湖北、安徽、青海、山东、山西、江苏、浙江、广东、江西、湖南、云南、福州等地诗坛名家及本地区各县政协、诗社贺诗贺词共82首。并收到中华诗词学会、安徽太白诗词学会、上海诗词学会、上海春申诗社的贺信贺电。诗坛老书画家苏州韩秋岩、杭州周采泉、广州潘佛章、上海李梦寒等挥毫作画,为《太姥诗讯》题写报名,并担任太姥诗社顾问。其后,福州黄寿祺教授为《太姥英声》诗集题签。
  诗社成立后,在县政协的管理和支持下,诗事活动丰富多彩,酬唱频频,刊发来自全国各地诗词的《太姥诗讯》小报,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盛誉。1995年3月,太姥诗社因来稿编辑工作机制沟通协调不畅、经费匮乏等因素,《太姥诗讯》停刊。1998年1月,太姥诗社换届会议未能召开,新一届领导机构未能确定,因此暂时停止组织活动。而诗社社员由市政协、文联牵头参加各种诗事活动。2007年5月,在太姥诗社原常务理事狄民的提议和推动下,在市政协的支持下,由政协副主席蔡梅荣牵头,太姥诗社在停止活动十年之后恢复组织活动,且开始编辑出版《太姥诗词》年刊。至2018年止,太姥诗社起起落落已届三十年,期间,2010年,依形势的需要,在太姥诗社的基础上成立福鼎市诗词学会,实际上是同一套人马两个名称。同年9月,在太姥诗社的基础上还成立了福鼎市楹联学会,独立形成一套机构组织楹联活动。
  太姥诗社自成立至今,包括福鼎市诗词学会在内,先后共有283位社员参与活动,产生六届理事会,三位社长,两位会长。三位社长是卓亦溪、陈海亮、王恒鼎,两位会长是陈承宝和刘建清。卓亦溪是中华诗词学会成立的发起人之一,王恒鼎则曾经担任中华诗词学会理事,福建省诗词学会副会长。
  三十年来,太姥诗社在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等上级领导和市文联、文体新局的关怀指导下,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为促进福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作了许多工作,诗事活动不断展开,取得骄人的成绩,为家乡的文明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在太姥诗社组织活动的前期(1988~1997年),诗事活动主要在节日、纪念日举行。而每年由政协、文联、宗教局联合举办的资国寺中秋赏菊诗书画笔会,则是传统活动。另外,折枝吟活动也是诗社的一大特色,如成立之初的“开发”折枝吟,迎春“陆台”折枝吟、“尊老”折枝吟等等。另外,《太姥诗讯》小报,设有纪念、酬唱、感怀、纪游、杂咏、新诗之页等栏目,先后刊行42期,发表诗词、诗钟、 楹联作品6000多件,影响面涉及全国。
  2007~2018年间,诗社除了组织重大节庆诗事活动之外,还顺应时代的要求,致力于诗词创作和理论研究,积极培养诗词人才,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陈承宝、张振弼、李仁等多人的诗词评论文章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社员的众多诗词作品在《中华诗词》《福建诗词》《当代诗词》《东坡赤壁诗词》《诗词月刊》等知名报刊杂志发表,在全国各级的征诗征联活动中频频获得大奖;又如在“百姓讲坛”开讲座,积极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在江滨百米长廊多次办诗词作品展示专栏等;每年组织社员走出去,去社区、去乡镇,走遍福鼎的山山水水,通过诗词来反映家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还走出去,与闽浙两地各兄弟诗社进行交流创作经验,提高诗词水平,主动承担起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和使命,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另外,诗社还搭建起网络学习平台,即“诗词太姥”论坛,让诗友们有了一片畅叙幽怀、歌颂美好、品评妍雅、信息交流的园地,至今共有注册会员三百多人参与网络研讨。为此,陈丽群管理员呕心沥血,付出艰辛的劳动。
  三十年来,无论太姥诗社集体,还是社员个人,诗词创作方面硕果累累,出版了不少的专集。太姥诗社除刊印出版50期《太姥诗讯》小报和12集的《太姥诗词》年刊外,还编辑出版了16本诗集:《资国寺雅集》《太姥英声》二辑、《太姥诗词墨迹》《太姥山诗选》《福鼎点头老人协会成立十周年专辑》《林上卿八秩诗集》《山海之歌》《林宸先生暨蔡景春夫人八秩兼金婚双庆集》《庆祝福鼎撤县建市诗词专辑》《迎香港回归诗词专辑》《翰墨颂辉煌》《兰花诗书画影集》《太姥诗社三十年诗词选》《六十四茶亭诗书画集》等。此外,还重新整理出版了民国诗人卓剑舟的《摩兜坚馆诗草》。
  三十年来,太姥诗社有20位社员,编撰出版了26部诗集:李海《闲窗吟稿》、林宸《坦庐吟集》、朱挺光《晚晴斋诗文集》《晚晴斋唱酬续集》、卓亦溪《北游诗》《也是居诗稿》及《晚霞斋诗》、陈世瑶《鹦鹉集》、陈海亮《拙诚斋胜稿》、罗谨临《余辉楼俚曲》、陈芥《半丁斋诗稿》及《半丁斋诗稿(续集)》、陈希立《退思集(上下)》、陈承宝《听蛙楼诗词》及《淘梦楼诗文选》、王恒鼎《固吟楼诗词》《知艳斋情诗》、戒贤《歇庵诗草》、王亦鸣《幽兰雅集》、黄君寰《未名轩吟啸集》、郑祖谈《乔园吟草》、张大罗《尘痕集》、林弼《林弼诗词选》、高一讯《一迅诗文集》、林代铭《太姥山人诗文选》、马品惠《怡然斋遗稿》等。另有王恒鼎、陈承宝、戒贤、陈希立、张斌、李仁、狄民、张振弼、刘建清、郑守朝、黄劲松、王瑾琛、郑祖谈、陈承华等14位社员个人诗词专辑在《太姥诗词》年刊的“诗社掇英”专栏中发表。
  2018年10月20日,太姥诗社在古色古香的玉塘文化山庄召开“《太姥诗词三十年诗词选》首发式暨研讨会”,市委宣传部、市政协教科文卫与文史学习委、文体新局、市文联三届主席等有关部门领导,及《诗词选》作者和来自闽浙边界的诗词界嘉宾一百多人欢聚一堂,研讨、唱和、赏联、听琴、品茶,共同庆祝太姥诗社成立三十年。在《诗词选》这本书中,共精选出204位作者、835首诗词来总结诗社已取得的成就。因此,我们无悔,我们的努力已经在福鼎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我们也相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太姥诗社的将来在中青年一代诗人的努力下,会更加辉煌,为福鼎的明天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刘建清整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诗词太姥  闽ICP备10011526号

GMT+8, 2024-12-22 01:05 , Processed in 0.2078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