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太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0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征集关于“黄山公”诗作的通知

[复制链接]

371

主题

0

好友

474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8 21:11: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诗社通知,寿宁采风之后,本应要求创作的关于“黄山公”的一些作品,未见一首。因此,现特向大家征集诗稿,希望大家踊跃参与创作。创作内容可包括:黄山公庙赞及与黄山公相关的事迹、遗迹、景观、传说等。截稿时间为七月底。届时,由我社统一发稿。诗稿采用发表时,须附一份作者自我简介。

另附:黄山公史迹介绍。
1人物简介
  黄槐,寿宁县清源乡韶托村人,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宣和二年(1120)任徽州知州。当时的徽州辖境,相当现在的安徽省歙县、休宁、祁门、绩溪、黟县及江西省婺源等县,治所在歙县。
  黄槐为官清正廉洁,一心为民,不论是在徽州知州任上还是弃官归隐鹤溪,都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善事。邑人尊奉其为“黄山公”,将其故里水库命名为“黄槐湖”;将其隐居采药修炼之山称为“黄山仙岩”;其事迹载入《福建通志》、《福宁府志》、《寿宁县志》;闽浙二省各地城镇乡村为其立庙祭祀;“黄山公文化”列入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山公成为继妈祖林默娘、奶娘陈靖姑之后的福建省第三大地方神祇。[1]
2黄山公事迹
  开仓放粮赈灾救民
  黄槐知徽州期间,正是宋徽宗昏庸,六贼之首太师蔡京操纵朝纲,创“丰亨豫大”之说,大兴土木之时,全国百姓徭役赋税繁重。再加上蝗、旱灾害频频,徽州一带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黄槐忧心如焚,上表恳请朝廷减轻徽州灾民的徭役赋税,开仓放粮赈灾。没想到腐败官僚不顾人民死活,不但驳回赈灾奏章,还加紧催逼徭役赋税。黄槐面临人生艰难的抉择:遵从朝廷旨意继续横征暴敛,可以保住自己的仕途富贵,却要把数十万水深火热中的徽州人民逼向绝境;要拯救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徽州灾民,就必须打开官仓放粮赈灾。而放粮赈灾违背了朝廷律令,不仅多年寒窗苦读来之不易的仕途富贵化为乌有,而且还有被朝廷追杀的身家性命危险。做人的良知和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的责任感,促使黄槐义无反顾地传令所辖州县全部打开官仓放粮赈灾。徽州人民犹如久旱遇甘霖,枯木逢春风,终于有了一线生机。善政一时,公论百世。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至今徽州一带还流传着“黄知州,赈粮谷;挂冠印,救万民”的民谣。
  黄槐知道自己私自下令打开官仓放粮赈灾,蔡京之辈绝不会放过自己。为了避祸,也为了纪念徽州仕宦的那段时光和辖境那座令他心仪神往的名山——黄山,黄槐将自己改名黄山,挂印弃官,取道江西只身遁回远在千里之外的福建长溪县鹤溪(今寿宁县托溪乡)。在普通话和寿宁方言中,“山” 与“三”都是同音字,所以有的地方将“黄山公”讹为“黄三公”;将“黄山公庙” 讹为“黄三公庙”。宋朝,妻子称呼丈夫为“相公”,因此,也有人将“黄山公”讹为“黄三相公”。
  狩猎除害保平安
  当时寿宁尚末建县,为长溪县之辖境。鹤溪水域白鹤翔集,周边方圆数千里山深林密,豺狼横行,虎豹肆虐,村民上山干活或是妇孺在家,经常遭受野兽的袭扰侵害。为了一方平安,黄山(黄槐)组织猎队杀虎豹捉豺狼,使乡亲们有一个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因为这一段狩猎岁月,寿宁、周宁一带猎户至今还把黄山奉为狩猎人的祖师爷和守护神,凡上山狩猎之时,都要祈求黄山公庇佑此行平安,有所猎获。在武曲镇小溪村的黄山公庙里,雕塑着黄山(黄槐)右手持刀,座前猎犬双耳竖立,左右持铳猎人跟随护卫的神像,形象地再现了当年的狩猎情景。
  延师设馆启蒙开智
  一日,黄山狩猎至溪州,见溪州村前溪水清澈碧透,水里鱼儿欢快嬉游,溪中遍布大大小小的楮红色鹅卵石;村旁岩山峥嵘伟岸,峭壁如削,岩峰凌云,峰巅坦荡如砥,峦间祥云飘渺,颇有仙风神韵,不禁留连忘返,就在鹤水之滨的小溪洋结庐定居。当时的鹤溪,百姓们过着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难得有人会识文断字,懂得“子乎者也”。为了传播文化知识,黄山在鹤溪择址开设书馆,延请塾师为少年儿童启蒙开智,自己也经常为孩子们授课答疑解惑,在鹤溪一带播下了文明的种子,为鹤溪的开发开化做出了贡献。
  采药诊脉疗疾祛病
  宋代,鹤溪一带缺医少药,不论头疼脑热、感冒中暑,还是蛇咬虫伤、种痘出麻,村民们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黄山饱读诗书,对医术草药有所涉猎。为了给乡亲们解除病灾疾苦,他借在岩山修炼之便,入深山攀悬崖采集草药以治病救人。至今在那岩山之巅的悬崖岩壁之上,还留有一个清晰的脚印。村民说,那就是当年黄山在岩山采药留下的足迹。黄山逝后,村民将其奉为神仙,“乡人立祠,水旱疫疾,祷之必应”。[2]
3黄山公传奇
  石棺记
  在寿宁县托溪乡圈石村一座名叫燕子岩的山顶上,有一具半截入土半截露天的石棺。民间传言,看一看石棺,命达百关;摸一摸石棺,福禄无疆。
  黄槐道行圆满即将仙释前夕,预知自己一定要携带棺材飞升,并于半空中将棺材化为仙撵驶往天庭,否则,若是将棺材遗落人间,见者立死,祸患无穷。为了携带方便,最理想的是木棺。可是,俩位夫人老是与自己相拗,怎么办呢?黄槐灵机一动,嘱咐二位夫人,在他死后,打具石棺掩埋。他想二位夫人必拗他的意思,做具木棺,这样,他就可携带轻便的木棺飞升了。事与愿违,邱、杨两位夫人商量:姐妹俩一生都与丈夫拗气,从没有过一天顺畅的日子,这回一定要满足丈夫的最后一个愿望。于是,就打了具石棺,将黄槐埋在圈石村对面的七星岩下。
  农历九月九日中午,一声巨响,七星岩下的石棺破坟而出,缓缓升空,当沉重的石棺升到燕子岩山顶上时,黄槐再也携不动,便落在了燕子岩山头。黄槐在天庭看到圈石村附近朝夕相处的村民们因看到遗落的石棺后,死了好几人时,心里非常难过,就托梦邱、杨俩位夫人,速将石棺遮埋起来。可是,见棺者立死,谁敢前去?在大家为难之际,圈石村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自告奋勇,独自艰难的掩埋石棺。黄槐看在眼里,深受感动,特将此事奏报玉皇大帝,玉帝就下了一道“看一看石棺,命达百关;摸一摸石棺,福禄无疆”的圣旨,将石棺的不洁作用改了过来。后来,这位老人一直活到100岁,无疾而终。
  娶妻记
  黄槐隐居鹤溪后,夜晚修炼道术,白天垂钓鹤溪、给附近村民看病、启迪蒙童,优游自在。
一日,黄槐在溪洲村溪面垂钓,傍晚时分,感觉口渴,起身到村里讨口茶。黄槐走进一户邱姓人家,看见一少女正在舂米,上前施了个礼,道明来意。少女见是时常在溪面垂钓的落魄书生,没好气地说:“等我舂完米再来吧。”就低头一棰又一棰地舂起米来。可是,不论少女有多卖力,舂了很久,就是没能将糙米舂白。少女抬头看见黄槐还没走,正呆呆地看着自己,想到自己满头香汗淋漓的狼狈样,“扑哧”一下轻声笑了出来。这一笑把黄槐的魂都勾走了。黄槐见少女纯朴美丽,动人之极,就上前说:“我来舂吧,烦你去冲杯茶。”说着,把钓竿伸到舂臼里搅几下,糙米马上变白。郎有心、妾有意,很快俩人就结为连理。
  又一日,黄槐垂钓小溪洋村(现已毁没)附近溪面,又因口渴,到村里人家讨茶喝,看见一少女正临妆梳发,连忙说明来意,少女说:“等我把头发梳好了,就给你泡茶。”可少女左梳右梳、上梳下梳,梳来梳去,怎么也梳不整齐。黄槐在旁边仔细端详良久,见那少女乌发蓬松,素衣布裙,举止端庄,兰香缕缕,诱人心魄,情不自禁举起手中钓竿,在少女头上连拂三下,那少女的满头乌发立时垂直如依依春柳,更是魅力盈盈。少女见黄槐一表人才,又有如此神力,不禁怦然心动。二人一见钟情,不久就绾起了同心结。
  从此,邱、杨俩位夫人效仿娥皇、女英故事,共事黄槐。
  造桥记
  位于黄公庙左边的托溪桥本是一座贯木拱廊桥,在黄槐隐居鹤溪之前就已建成。黄槐因为给附近村民们看病,时常经过这座桥,并在桥厝里打尖、歇息。
  1913年8月,托溪村刘昌岩、样尾村吴龙弟为头,在托溪桥廊厝里演“会戏”,不小心将桥烧毁。1929年的一天,黄山公“附灵”于托溪村一个外号叫“打猎狗”的人身上,连续7天7夜不退,口中说,因重建托溪桥需要募捐,哪家出多少,谁人出若干,富者多出,穷者少出,无钱者出工,由洋尾村吴梦清、吴敬成二人为董首,吴国贤祖孙三代“踏桥”等等,说得一清二楚,直到将四境每户人家都说遍了才退去。人们纷纷称奇,悉数照付,少数多出富户,心有不甘,辩称家里没钱,附身在“打猎狗”身上的黄山公就将这家有多少财产、钱粮放在什么地方等等都说得明明白白,无人不服。
  几年后,一座崭新的石拱廊桥屹立在托溪桥原址上。最后一块拱石落架之时,吴国贤带领儿子吴正祯、孙子吴开圭,口颂吉语,开步“踏桥”,第一趟走过新桥。对于这些事,当时仅蹒跚学步,现已年迈的吴开圭老人至今仍记忆犹新。
  求应记
  民间都说,黄山公有求必应,极为灵验,香火鼎盛,历千年不衰。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一股出没在鹫峰山里的绿林好汉,以何金标为首,专门劫富济贫。一日想攻打浦城,劫掠土豪富户,但又担心自己力量太弱,浦城国民党守军太强,没有取胜把握。于是,就到黄公庙许愿:若能得胜,愿捐巨款,修完托溪桥。当时,何金标手下只有一匹马,他想出了用这匹马拉松枝铁链的主意,趁夜向浦城城里冲去,其他人跟在后面高声喊杀。国民党兵以为大部队攻城,连夜出城溃逃。
  得胜后,何金标没有食言,给黄公庙捐献了一对花瓶(于上世纪90年代被人盗卖),特意往福州做了1大2小三块牌匾,并出巨款续修托溪桥未完工程。牌匾现在尚存。


4黄山公故里简介
  千年古村韶托 韶托村历史悠久,早在唐末宋初,黄槐先祖就从江西迁来韶托肇基。当时寿宁尚末建县,韶托隶属长溪县。《福建通志》载:“黄槐,长溪人。政和间举进士第,授徽州尹。世乱挂冠学修炼术,隐居敛迹垂钓鹤溪。卒,乡人祠祀之,水旱疾疫祷之必应。”长溪,就是唐武德六年所置的长溪县。自唐武德六年至宋朝淳祐年间,寿宁均隶长溪县。黄槐在韶托出生成长,韶托的青山绿水养育了一代先贤黄槐。
  明朝,韶托叫韶托堡。因为距离寿宁县城近,又是官道必经之地,所以官府在韶托驻军防守,又称韶托寨。明清两朝,寿宁通往建宁府的古官道从韶托村前经过。现在的水库大坝处,过去曾建有一座漆成红色的木拱廊桥。《福宁府志》载:“相传宋黄槐登仙,托始于此。监生李挺穗赋诗:出亭沿麓去,田尽见炊烟。黄石今何在?红桥空自悬。”诗人景仰黄槐,将黄槐喻为秦汉时的黄石大仙。
  现在的韶托村民多姓许,而过去,黄姓曾是这里的望族。北宋靖康元年(1126),因为黄槐开仓放粮赈灾救民弃官遁隐,黄氏族人害怕官府追究牵连,因而全部迁往他方发展。只有那些至今依然在韶托留传的“大黄村”、“黄金陶”、“黄山林”的村名地名山名,仍会让人依稀遥想当年黄氏族人在这里垦拓繁衍,耕读传家的盛况。
  历史文化名村韶托 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天资聪慧的黄槐苦读成名,进士及第,并沿着学优而仕之捷径,一路仕途顺畅官至徽州知州。时值徽州一带灾情不断,数十万徽州灾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黄槐几次三番奏请朝廷赈灾,但朝廷不允。如遵从朝廷意旨,百姓没有活路;而放粮赈济灾民,就必须舍弃个人的仕途富贵甚至身家性命。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人生选择!为了拯救一方百姓,黄槐舍身取义,传令所辖州县全部打开官仓放粮赈灾。为了避祸,也为了纪念辖境那座仰慕心仪的名胜之山——黄山,黄槐将自己更名黄山,挂印弃官遁隐长溪县鹤溪(今寿宁县托溪)修仙炼道,成为寿宁境内已知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道家始祖。邑人将其尊奉为“黄山公”,从宋元明清一直到现在的近千年间,各地都在建庙塑像纪念这位爱民知州。每年六月十九黄槐诞辰和九月初九黄槐成仙吉期,韶托村都要举办庙会,供闽浙诸县的香客祭祀祈福。
  韶托黄槐湖 1958年,寿宁县第一座农田灌溉水库在韶托修建,韶托村民全部迁至现在的村址处重建家园。村头的木拱廊桥被拆除建起了蓄水大坝,当年养育黄槐的故居老宅,也被淹没在那千顷碧波之下。为缅怀先贤,2005年5月1日,韶托村委会立碑将水库命名为“黄槐湖”。黄槐湖水域面积5.22平方公里,湖面开阔,湖中有岛,山清水秀,景色怡人。黄槐湖畔,一年四季花果飘香,鸟飞鱼跃。环湖数千亩郁郁葱葱的生态公益林苍翠欲滴。远离尘嚣的村居民俗,美丽如画的湖光山色,饱含负离子的清新空气,使韶托成为一方世外桃源。每年来韶托避暑休闲的游人数以万计;一批冬泳爱好者,数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在黄槐湖追波逐浪。韶托不仅历史人文底蕴十分深厚,自然风光也十分秀美。春有桃李争妍,夏有荷塘月色,秋有丹桂飘香,冬有腊梅傲雪,既是寿宁县城的后花园,也是闽东极具开发价值的避暑休闲胜地。
5诗词
编辑
●咏韶托 (监生 李挺穗)
出亭沿麓去,田尽见炊烟。
黄石今何在?红桥空自悬。
●咏黄槐湖 (黄立云)
徽水清清韶水长,几多风雨几沧桑。
先贤踪迹今安在?青史碑铭万古香。
●揽胜黄槐湖 (卓俊锐)
先有黄槐后有湖,湖光山色绘蓝图。
大江小河多污浊,水清寿邑黄槐湖。
●江城子·韶托水库 (连德仁)
轻车漫步看山川。路弯弯,汗潸潸。湖光波色,水浸土斑斑。库壁犹存田坎迹,松岛立,鸟歌传。环湖大道水泥干。看村民,乐开颜。黑瓦长椽。绿水绕家园。正是春耕人气旺,多种地,奋牛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0

好友

22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沙发
发表于 2014-6-19 17:00: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渔樵野吟123 于 2014-6-23 07:23 编辑

                  黄山公庙祭
黄槐湖畔梦黄槐,读罢传奇胸臆开。
韶托灵光何灿灿,清风千载泽神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主题

0

好友

225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4-6-25 18:05:3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海飞鸿 于 2014-6-25 19:25 编辑

寿宁来电话,他们欲出写黄山公的诗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1

好友

21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地板
发表于 2014-8-5 17:38:56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诗词太姥  闽ICP备10011526号

GMT+8, 2025-1-11 00:18 , Processed in 0.19338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