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太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闽东楹联选注》编辑方案征稿启事

[复制链接]

581

主题

0

好友

384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22:43: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华君文 于 2013-7-14 22:48 编辑

《闽东楹联选注》编辑方案

根据政协宁德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协同做好<闽东古今楹联选注>征编工作的通知》(宁协办函[2012]4号)精神,结合各地报送的文稿情况,经研究制定如下编辑方案,以便各县(市、区)在编写、修改文稿过程中统一要求,统一格式,统一风格,提高编撰质量。
一、 楹联选录的原则、范围与对象
1. 坚持思想性、艺术性、代表性、史料性统筹兼顾。
2. 坚持“厚古薄今”,现代楹联入选从严。
3. 入选范围涵盖存留于各类建筑物上的实物楹联;古迹遗址流传下来的楹联;保存于古籍中的楹联;涉及闽东历史、地理、人物、事件的楹联。上述四类楹联必须在闽东区域内,方可入选,闽东人撰写并题刻于闽东区域之外名胜处所的楹联不在收录范围。
4. 楹联作品创作时间,古不限年代,今截止至1966年。
二、楹联选录的范围与对象
1、存留于建筑物上的实物楹联;古迹遗址流传下来的楹联;保留于古籍中的楹联;涉及闽东历史、地理、人物、事件的楹联。上述四类楹联必须在闽东区域内,方可入选,闽东人撰写并题刻于闽东区域之外名胜处所的楹联不在收录范围。
2、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实用性、史料性的古今楹联。
三、全书编排原则
1、按楹联类别编排,不按县份分编;同一类别的按时序(年代、年份)排列;同一时序的按县份编排。
2、楹联的分类及顺序:民居宗祠  亭桥塔坊  寺庙宫观  衙府会馆  书院学堂  山川形胜  池台楼阁  赠答言志  欢庆喜贺  悼亡缅怀  百业
四、文稿撰写要求
1、文稿的内容:每一对楹联需包涵七项内容:①楹联的文字内容(即联语);②楹联的处所(地点、环境);③楹联创作的时间(年代、年份);④楹联作者(撰者、书者)简介;⑤文字、典故释义;⑥楹联撰写背景(有关人、事、物);⑦联意概括。文稿内容力避节外生枝,天马行空,生拉硬扯。
2、文稿的语言文字:力求古朴简练、明白晓畅,既高雅又通俗,既深入又浅出;力避冷僻、深奥、冗长、琐碎。
3、文稿的格式:联语→注释(楹联地点→创作时间→作者简介→文字释义)→创作背景→联意概括
五、时间要求
各县(市、区)七月底前完稿。
联系人:福鼎市政协教科文卫体与文史学习委杨雪晶
电话:15859322366  邮箱:425141893@qq.com
【范例】
铁血铸成新世界
            铜章权继旧家声
            大椿焕宇重门霭
            丛桂盈阶複道春
【注释】寿宁斜滩石桥巷3号民居门联,1912年,卢鸿撰。卢鸿,字雁秋,号慕诚。卢金锜孙。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民国元年(1912)出任福建长乐知县,所判“双木奇案”被搬上梨园演出。民国三年(1914)当选为福建省议员。
铁血:通常用来形容刚强,坚韧不屈不挠的精神或意志。多用在军事方面,指具有刚强意志和富于牺牲精神。
铜章:古代铜制的官印。唐以来称郡县长官或指相应的官职。 汉·应劭《汉官仪》“千石至三百石铜印。六百石铜章墨绶。”
家声:家庭的名声。《史记·李将军列传》“单于既得 陵 ,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联中旧家声指山西岳阳知县卢金锜、山西浮山知县卢赞虞的名声。
大椿:古寓言中的木名﹐以一万六千岁为一年。《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后用以喻指父亲。
重门:此指层层设门。汉·张衡《西京赋》“重门袭固,奸宄是防。”
道:此指楼阁间架空的通道。也称阁道。《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 ,自雍门以东至泾渭 ,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背景】清光绪十一年(1885),卢守澄(卢鸿父)在龙岗尾建屋,至光绪十三年(1887)落成迁入新居。民国元年(1912)卢鸿出任长乐知县时加修大门,上横匾曰:“蔚起国光”,左右楹联曰:“铁血铸成新世界;铜章权继旧家声”。第二重门横匾曰:“重恢汉幕”,门联云:“大椿焕宇重门霭;丛桂盈阶複道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1

主题

0

好友

384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3-7-14 22:46: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华君文 于 2013-7-15 09:27 编辑

此乃闽东楹联盛事,请我市诗联爱好者鼎力支持,尽力在百忙中搜集为福鼎在闽东联坛多争点光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诗词太姥  闽ICP备10011526号

GMT+8, 2024-6-20 23:05 , Processed in 0.2073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