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太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诗词知识讲谈7

[复制链接]

1115

主题

0

好友

750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5:15: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合句的写法:
合,就是诗之收尾了,也称为。结句又称断句落句。在绝诗是第四句,在律诗则为第四联。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句或三联,作一总结以为收束也。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明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处理好的。我认为。诗的结,最能体现作者的底蕴厚薄,以及他的写作风格了。结有千种,毫无模式可言,所以我也举不出什么类型的代表作品为例。但大体遵循的规律,还是要以扣题为主。收拢全篇,并发散诗思于诗外,使人读后留有余味为最佳。
   
于七律而言,因为经常起的比较平稳,所以结的也往往淡然而收。余味淡雅,意境悠长。律的结基本是扣合全篇而做一整合得出的结论,或由此展开的联想。有时,律诗的前几联都用来做铺垫性的描写,而把转放在了结联上。对前面的描写做一总的意念上的提升。
写合句有几个注意点
1.前分句要稍微总结下前面六句。
2.
前分句要在语气上,逻辑上,为后分句做准备,以利于前后分句的衔接。
3.
最好使用比,一般用比的时候都是用景结。当然,合句可以情结,可以景结。使用比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字尽意不尽的效果。 4.要注意扣回起句。5.要做到字尽意不尽,笔尽情不尽,就是所谓的余味无穷,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滪惊波稳泊舟。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律诗,前面可以平淡无奇。但是合句一定要出彩。那么即便你前面平淡,那也会给人深刻的印象 。一首诗不必句句出彩,但是要是没一两句出彩的,你这诗也就失败 。大凡出彩的合句多半是以景结,用比的手法。
举例:
                            杂曲歌辞·竹枝
                 1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3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
第一首和第三首就比其他两首好。为什么,就因为是景结,读完了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其他两首读完了,也就过了 ,可是景结的诗就仿佛有那样一种画面场景置于你的眼前。让你不受到感染都不行。合句多数情况下是全诗的诗眼。或点明主题,或深化主题。 也就是说起、承、转、合中,尤以为重要。
【二】下面是关于比的一段资料
  
比法,即以彼物比此物,是告诉我们像什么的问题。在创作中,比是一种经常的、大量使用的表现方法。巧比妙喻的目的,是为了使诗词比用直接陈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比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比喻、比拟、对比。

比喻。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

比喻又有以下方式:         

1.明喻。就是比较明显地打比方。
                                   如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此诗中尖山似剑芒就是明喻。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此诗中露似真珠”“月似弓也是明喻。

2.隐喻,也就是暗喻,比喻关系暗含在其中。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这里臣心就像磁针石,就是一种隐喻。
唐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本诗是朱庆余在考前怕自己作品不符合考官的要求,给张水部,所写的一首诗。以新妇自比,把考官比作公婆,向张征求意见。通篇都是都是以比体写成
张藉接诗后,也回了一首《酬朱庆余》: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诗的大意是说朱庆余像一位采莲的姑娘,长得漂亮,歌喉又好,别看那些姑娘穿得很华美,但不值得人们看重,她们怎么能抵得上这位采莲姑娘,她那美妙的歌喉,一支轻歌就可以值上万金啊。从而打消了朱庆余入时无的顾虑。朱庆余的诗写得妙,张藉的答诗也是比得妙,珠联璧合,传为千古佳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诗词太姥  闽ICP备10011526号

GMT+8, 2024-12-23 20:08 , Processed in 1.18224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