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太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诗学概念400题11

[复制链接]

1115

主题

0

好友

750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06:25: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白雪 于 2013-7-13 11:01 编辑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语出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韩非云艳采辩说,谓绮丽也。绚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矣。这里,显然是把解释为绮丽,指词章华美、境界绚丽的风格特色,它与素朴平淡相对,显示出一种色彩缤纷的气派。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专有绚丽一品,雾惊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阳,等作品即是此类代表。如明代杨慎所说:绮多伤质,艳多无骨。明代谢榛云:作诗虽贵古淡,而富丽不可无。比如松篁之于桃李,布帛之于锦绣也。
意格】古代诗学概念。语见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三:诗最争意格。词气富健矣,格不清高,可作而不可示人;格调清高矣,意不精深,可示人而不可传远。有以意格腐谈者,中其所短故耶?后来林昌彝提出:诗之要有三:曰格,曰意,曰趣而已。
意象】古代诗学概念。指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造的融汇了主体意趣的形象。早见于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写作的三大要素。三者同言、象、意相比,基本相似,又略有不同,关键在于艺术思维的审美内容的不同。有二义,一指客观事物,二指客观事物在人头脑中的映象,即《文赋》所称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是产生审美新质的过程。《文心雕龙》中的意象,已明显是指艺术思维展开时,创作主体头脑中浮现的融会主客观的映象,而不是创作终结时的艺术形象或境界。
意境】古代诗学概念。有时又称作境界。是古人以中华民族传统思维的独特方式,对文学艺术的特殊审美规律的理论概括。较早见于唐王昌龄《诗格》:夫置意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如登高山绝顶,下临万家,如在掌中,以此见象,心中了见,当此即用。中国意境说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并非偶然现象,而有其思想来源和社会基础。它的理论内容主要有三大来源:一是与《老》、《庄》、《易》及魏晋玄学一脉相承,在以思辨哲学为基础的意象说的启发下萌芽(参见意象)。二是以传统儒家诗学中的六诗六义说为源头。三是以佛家哲学为基础,至唐代才勃然兴起的诗境说。
境界】古代诗学概念,其意旨与意境大体相同,谓艺术作品所呈现的主体情思和审美对象互相交融,虚实结合,启人想象的艺术世界。境界一词原意是疆域,《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后来成为佛学概念,如《成唯识论》:觉通如来,尽佛境界。”“指心所缘识之外物,境界指觉悟的境地。旧题唐王昌龄《诗格》则以论诗,谓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易》立象以尽意的一系列论述可称为先导;其次,虚实结合,在意象本体外,还有象外之象” “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王国维对传统境界范畴用西方理论概念作了更为明晰的分析,提出了境界之真实性,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区别,写境造境之别及不隔的问题等,将对此概念的理解引向深人。
有我之境】古代诗学概念。原是近代王国维关于诗歌意境基本形态的论述。语出其《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甚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杜甫《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无知,怎能动情而落泪惊心呢?其实这是杜甫因国破家亡而移情花鸟的艺术结晶。诗人的炽热感情,把客观自然景物主观化了,而作为花鸟的客观自然属性或特征,反而被隐蔽了起来,或者简直是视而不见。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无我之境】古代诗学概念。原是近代王国维有关诗词意境基本艺术形态的论述。语出其《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最上。”“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如清初叶燮《原诗》即有境界之目。但是王国维化意境境界,进一步又把诗歌境界划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两大基本艺术形态。苏轼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陶渊明《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元好问《颖亭留别》: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如电影中的空镜头,虽然不见人面,但却令人感到人的活力与存在。
主观之诗人】近代诗学概念。语出王国维《人间词语》: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游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王国维受西方文学理论影响,他讲的包括诗词、小说、戏曲等多种文学体裁,实谓文学诗人则也包括小说家和戏曲家在内。他把文学分为理想写实二派,理想派偏重于虚构和表现,写实派偏重于叙实和再现。
客观之诗人】近代诗学概念。语见王国维《人间词话》: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游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客观之诗人主观之诗人相对而成立。王国维此说已经初步涉及生活是叙事文学创作源泉的问题。然而,写出优秀的叙事作品,并不单单是一个积累材料的问题,还与作者主观情性密切相关,因此,培植和护持真性情对客观之诗人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与主观之诗人实质并无区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诗词太姥  闽ICP备10011526号

GMT+8, 2024-12-23 18:42 , Processed in 0.20771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