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太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大雪满弓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所见

[复制链接]
31#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1

主题

0

好友

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2#
发表于 2013-5-18 19:20:42 |只看该作者
大雪满弓刀 发表于 2013-5-18 13:29
‘’一处‘’为什么只是一个点的表述呢?你这个说法才是落实了,比如我们站在远处看前方,用手一指,说:那 ...

雪孩子:花落说的“‘一处’是一个点的表述”是把“一处”放到大自然空间里去说的,就好像你站在地球上,你相对于地球就是一个点。而你站在你自已的皮鞋里,由于你的脚已经把鞋填满了,所以你就是它的全部,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3#
发表于 2013-5-18 22:45: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拎勿清爽 于 2013-5-18 22:57 编辑

拎勿清爽拎勿清爽来也 掌声滴有木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3

主题

0

好友

1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35#
发表于 2013-5-19 18:31:46 |只看该作者
写作批评要准确真诚,夸人更要真诚实在,有人生气了,我有些毛毛的。。。气氛有些不对劲,看来这论坛还真需要可怜的哈哈哈与好好好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11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36#
发表于 2013-5-19 18:52:17 |只看该作者
木白 发表于 2013-5-19 08:13
看了很多楼主的回复,自觉我的修为比楼主尚浅。在此之前自认为我对诗词理论的学习已经懂了很多,可是看了楼 ...


还老师呐,居然都不坚持正义。要是敌军来了,马上就会叛变。。俺要是神笔马良,立码在地上画一口井,然后一脚把你踹进去。回身再画个井盖,带锁滴。。。。    给你个响当当滴教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11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37#
发表于 2013-5-19 18:54:41 |只看该作者
大雪满弓刀 发表于 2013-5-19 18:31
写作批评要准确真诚,夸人更要真诚实在,有人生气了,我有些毛毛的。。。气氛有些不对劲,看来这论坛还真需 ...


小雪同志到底是哪根葱啊?东倒西歪忽正忽邪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11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38#
发表于 2013-5-19 18:57:58 |只看该作者
拎勿清爽 发表于 2013-5-18 22:45
拎勿清爽拎勿清爽来也 掌声滴有木有

好几年没见了。欢迎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0

好友

25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39#
发表于 2013-5-19 20:00:22 |只看该作者
拎勿清爽 发表于 2013-5-18 22:45
拎勿清爽拎勿清爽来也 掌声滴有木有

惊现五十万年前北京人化石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1

主题

0

好友

474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40#
发表于 2013-5-20 22:34:18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个帖子的讨论,感到很有收获,也学了不少东西。特别是故人和居士的分析回帖,很有些启发。关了电脑休息后,躺在床上睡觉时,似睡非睡的又迷迷糊糊地想了起来。因此,晚上上来也想说一些看法,不知对不对,也不知是否牵强。
  大雪这首诗,我再三读过之后,觉得是一首“解后方佳者”类型的好诗。
  初读时,第一句也有和“落花”一样的“落实”的感觉,为什么是一处风光似画图?其它地方难道不似画图吗?但整首品评之后,感觉作诗者是有深意的。或者说,这一句是作诗者的刻意所为。就好像说:这一处真美啊,美的和画图一样!潜台词是:其他地方虽然也很美,但“总不如”这一处。于是,第二句承上发出疑问?是谁长在这绿杨中居住呢?但第三句并未像通常的绝句作法那样,作为主句,有个转折,再以第四句承接之,然后结束全篇。而是以第三句继续铺垫,并且把铺垫的笔触落到“新来燕子轻穿雨”这一细节上,来体现“绿杨居”之美,之如画图。也就是由虚写落实到燕子这一细节来铺垫。当然,还会有很多美如画的地方,可是无法展开细细说来。于是,最后,宕开一笔作结,由实返虚——“万紫千红总不如”。点出在那一处画图之外的“万紫千红”不管有多美,都不如这“绿杨居”。
  大雪的这种表达方法,从章法的角度上来讲,或可称之为“终篇合字法”。即用前三句眼前景、心中情、以及细节的铺垫叙写来描绘绿杨居,最后再以虚写方式,宕开一笔作结,“万紫千红”都“不如”这一处有如画图的风光。诗的最后一结,在这里看似与前面无关,实则是有关的。
  但话说回来,这种表达方式,极易让读者不知所云,产生脱节的感觉。实际上,按我平时看贴的方式,大致浏览一遍。没有大家的讨论,也是会充满下结论的。因此,以上赏析,或许是我反复品评后自然而然地想出来的;或如施补华所说的那样:“绝句若意在第四句,便易尽矣”,而别人无法理解。
  另外,我还想再说一句,大凡“解后方佳者”类型的诗作,尤其是现代人写的,大都不太让人欣赏,还常受诟病。我的诗自觉也常有此“毛病”,故深有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诗词太姥  闽ICP备10011526号

GMT+8, 2024-5-19 16:29 , Processed in 0.2339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