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太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36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小记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好友

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15:42:56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本想写些个字,关于为何起这个贴子,年纪愈长,越发懒了。便都省了。

念及小时候放学候在校门口租小人书看的情景,念及故意懒起十分钟顾不上吃饭而被母亲塞到手里一角钱后计划着该饿着肚子租什么书看的情景,总会心生酸酸的喜悦。时光一去不返,然而书留下的记忆却总是深刻而美好。依稀记得读的第一本卡通漫画书是《我又白白的旅行了一趟》,开篇第一句是“我是一颗小豆豆”。。书的天地宽广无比,可以带你超越于现实之上。书摆在柜子上,那些伟大的人就这样和你在一起,仿佛陪在身边的朋友,从不曾远离。

小时候的三国红楼水浒传、阿拉丁神灯闪闪红星草原小姐妹、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到少年时小兵张嘎刘胡兰、女娲补天鸡毛信、丁丁历险记、再后来的金庸梁羽生琼瑶古龙三毛席慕容汪国真、再后来雨果高尔基大仲马、玛格丽特勃朗特、再后来老荷马维吉尔莎士比亚薄迦丘、直至诗经楚辞乐府老庄李杜王白、直至歌德拜伦泰戈尔卢梭莱辛惠特曼、直至而今我在缓缓的忘记曾无限热爱过的文字。

人老了,难免记忆力越来越差,今天看,明天就忘。所以,想重翻一些喜欢过的书,摘抄一些警句,记录一些感慨。借用德国作家布勒的话来说:我们通过生活了解生命,借着阅读来学会读书。阅读文学作品让我们不断有机会洞悉别人的生活,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因而超越了自已的人生经历。读书使我们能够过别人的生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沙发
发表于 2013-5-16 16:13:38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读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有些段落很是契心,摘抄如下:

1、事物并不像人们通常要我们相信的那样可以理解和意表。大多数事情是不可名状的,它们在语言未曾进入的空间里完成。可是,比这一切更不可言明的是艺术作品及其神秘的存在,它们的生命在我们消逝的生命之外延续着。向外看,这首先不是您现在应该做的事。没有人能给您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您。唯一的办法是:请您走向内心。探寻促使您写作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源是否盘绕在您内心的最深处。您要坦白承认,万一写不出来,是否会为此而死去。尤其是在深夜最寂静的时刻,您可扪心自问:我必须写作吗?您要在自身挖掘出一个深刻的回答。

2、然后,您接近自然,尝试着像原始人一样叙说您的所见、所感、所爱和所失。您最好不要写爱情诗,先回避那些太流行、太普通的形式:它们时最难写的,因为表达自己特有的东西——正是在这方面会出现大量优秀的,其中一部分是璀璨的传世佳作——需要深厚而熟稔的功力。因此,应避开那些普通的题材,而转向自己日常生活所呈现出来的那些东西,描写您的忧伤和愿望、稍纵即逝的思想和对某种美的信念——用发自肺腑的、寂静而谦逊诚意来描写这一切,用您周围的事物、梦境的影响、回忆中的对象表达自我。

3、走进自我,探索您生活源泉的深处,在它的发源处您将会找到问题——您是否“一定要”创作——的答案。无论这个答案是什么,您都要接受,不必加以阐释。

4、这里没有什么是不能被我们理解、领会和体验的,没有什么是在回忆的动人余韵中不能被认识;没有一种体验是微不足道的,哪怕极小的事件亦可如同命运一样展开,而这种命运本身犹如一方奇异而宽大的织物——这是由一只无限温柔的手用一根根线条织成的,由成百根线条相互挽提的织物。在那些书本里,我们会享受日深,感激日笃,观察日益精确单纯,对生的信仰更加深刻,在生活中也会更加幸福博大。

5、我奉劝您尽可能少读审美批评的文章,——它们要么是一己之见,已经固化在毫无生机的僵硬之中而变得毫无意义;要么是卖乖的文字游戏,今天持这种观点,明天却持相反的观点。艺术作品源于无穷的寂寞,批评难以企及真谛。只有爱能够理解它们,把握它们,公正地对待它们。——每当面对这样的探讨、评论或导言时,您要相信自己和自己的感觉;否则,您内在生命的自然成长就会慢慢地、在时间的推移中把您印象不一样的认识之中。让您的判断力静静地、不受干扰地自我发展,如同每一次进步一样,产生于内心深处,既不能强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这样孕育而生的。让每个印象和情感的萌芽完全在自身中、在黑暗里、在不能言说、不知不觉及个人理性所达不到的地方得以完成;以极大的谦虚和忍耐,期待新的豁然开朗的状态的到来的那一时刻:唯有此,才可谓艺术生活:无论是理解还是创作,都不例外。

6、事实上,艺术体验是如此不可思议地接近于性体验,接近于它的痛苦与快乐,这两种现象原本只是一种或同一种渴望与幸福的不同形式罢了。如果把“情欲”成为“性”——从伟大的、宽广的、纯粹的、不被教会歧见所怀疑等意义而言——那么,它的艺术就是博大精深和无限重要的。它的创造力如此雄浑,好似一股原始的冲动,自身蕴涵着勇往直前的韵律,就像是从群山中爆发出来一样。

7、对一切您解不开的疑难,要多多忍耐,设法去喜爱这些问题本身,如同喜爱那些锁着的房屋,或是用外文写成的书。现在您不要去寻找那些还无法得到的答案,因为您还没有在生活中体验到它们。一切都要亲身去体验。现在您就亲历这些问题吧。或许渐渐地,在不知不觉中,或在将来的某一天,您就生活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之中了。

8、动植物中的一切美就是爱与欲望静静延续着的形式;他会同看待职务一样去看待动物,忍耐而温顺得结合、繁衍、生长,不是出于生理享乐,也不是由于生理痛苦,只是顺从需要,这个需要比享乐和痛苦更伟大,比意志与抵抗更有力。

9、寂寞只有一个,既广大又难以忍受,并且几乎人人都有过这样的时刻。他们甘愿难寂寞去交换庸俗的、无聊的社交以及与任何一个毫不相配的人勉强和谐相处的假相……但也许正是这些时刻,寂寞在生长;它的生长是痛苦的,如同男孩的发育生长;它的生长是悲哀的,如同春的开始。您不要为此而迷惑。我们需要的只是:寂寞,内心广大的寂寞。“走向内心”,长时间不遇一人——这是我们必须能够做到的。

10、如果您与人们之间没有共同之处,您就尝试着与物接近,它们不会遗弃您;还有夜,还有风——那吹过树林、掠过田野的风;在事物和动物中发生的一切,都是您可以分享的;

11、我们并不能看到,正如我们祖先不能看见我们一样。可是那些久逝的人们,依然作为我们的禀赋,作为我们命运的重负,作为流淌着的血液,作为从时间的深处升发起来的姿态,存在于我们的生命里。

12、爱,也是好的:因为爱是艰难的。人与人之间的爱:这也许是托付给我们的最艰难的事了;它也是最紧要的,是最后的尝试与考验;它是一项工作,其他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准备的。所以,懵懵懂懂的年轻人还不会爱:他们必须学习。他们必须集聚他们的全部禀性和所有力量,以一颗寂寞、不安和进取的心学习爱。可是学习期总是一个长久与外界隔绝的时期,爱永久渗透到生命之中——:爱,就是寂寞升华和深化的孤独。

13、这种更人性的爱(它及其谨慎精细、良好明晰地结合与解脱中形成),就像我们竭尽全力、辛辛苦苦准备的那份爱,它表现在:两个寂寞相互爱护,互相区分而又相互敬重。

14、如果我们能看到比我们的知识所达到的更远的地方,稍稍越过我们预感的前哨,那么也许我们将会以比承受欢悦更大的信任感去承受我们的悲伤。因为那时会有一些新的陌生事物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情感在怯懦的拘束中沉默,一切都会退缩,形成一种寂静,这种无人知晓的新事物立于当中,沉默不语。

15、所以悲伤时要安于寂寞,多留神,这很重要:因为当我们的未来潜入我们的生命的那一瞬间,似乎是空虚而枯僵的,但与从外部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喧闹而偶然的时刻相比,它更接近于生命。我们悲伤时越沉静,越忍耐,越坦诚,这一新事物也就越深入、越坚定不移地走进我们的生命,我们会更好地拥有它,它也就更多地成为我们自己的命运。

16、如果人们对一切都做好准备,无论什么,甚至是最大的谜团也不置之度外,那就可以生动地体验与他人的关系,甚至充分理解自己的存在。正如我们把每个人的存在想象为一块较大或较小的空间,而大多数人只认为到它们空间的一角、一块窗前的空地,或是它们走来走去的一条窄道。这样它们才会有一定的安全感。可是那岌岌可危的不安全感是更人性的,它促使爱伦•坡故事里的囚犯摸索可怕牢狱的四壁,以此不再对牢里不可言喻的恐怖感到陌生。

17、艺术也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我们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都会不知不觉地为之做准备;任何一种真实的生活都要比那些虚假的、半艺术的职业要更接近于艺术。这些职业假装与艺术很接近,实际上却否定和损害了一切艺术的存在,例如所有报章文字、几乎整个批评界和四分之三自命文字或想自命文字的作品,都是如此。我很高兴,一言以概之,您经受了易于陷入其中的危险,寂寞而勇敢地生活在无情现实中的某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板凳
发表于 2013-5-17 10:33:40 |显示全部楼层
花落鸟惊飞 发表于 2013-5-16 22:40
从现在开始,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欢迎常来切磋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地板
发表于 2013-5-17 10:53:01 |显示全部楼层
小马过河 发表于 2013-5-16 23:45
插几句八卦,说几句虚妄的话,作为中国的男人我不喜欢这个人,就像很多中国的女人都不喜欢莎乐美,倒不是 ...


欢迎有闲来八卦,参与的人越多越好。

你是把里尔克看得片面了。

我向来不赞成以各种渠道去探听传播一些文人的私事,但有些书中有介绍也会忍不住去看,尽管不知所写之事是真是假。里尔克其实就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人,自幼体弱,父母离异后与神经质的母亲生活一起,从小被当成女孩子抚养。留长发穿花衣以玩偶为伴。他不是天生的贵族,为生计所迫到处流浪居无定所。里尔克爱上莎乐美是必然的,因为她的叛逆与才华足以吸引他。后来他爱上了罗丹的学生克拉拉 韦斯特霍夫。二人结婚后,都从事艺术工作,结果生活清贫经济没有保障最后不得不离婚。他的一生也是很坎坷的,所以他会对青年人语重心长的说:不要轻视职业,这是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要沉迷于自由新鲜流动的生活,也不要过分追求刺激的带有冒险性的生存方式。这话说得多么现实多么经典啊。

说到茨维塔耶娃,曼德尔斯塔姆还和她恋爱过几个月呢,有些爱情的降临是带有必然性的,躲都躲不开。婚姻是社会性的产物,而恋爱只是两个人的事。里尔克能被俩位白银时代的精品俄罗斯女性青睐,不是他命运上的幸运,而是他自身的光辉吸引了她们。这光辉不是来自财富不是来自潘安之貌而是来自生活给予他的智慧与苍桑。所以,爱情该来的时候自然就会来,不然,你给对方写一千封情书也是没用滴。

冯至先生说过,里尔克除了诗人的天职外,还是个永不疲倦的书简家。
与他通信的人有很多,但这十封信却格外有价值,用他自已的切身感受为与他有着同样精神历程的年青人点起了指路明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诗词太姥  闽ICP备10011526号

GMT+8, 2024-5-4 08:06 , Processed in 0.19279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