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太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 《对联诗词续论》

[复制链接]

1091

主题

0

好友

735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14 09:42: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白雪 于 2019-3-14 09:47 编辑


下面开始讲课。
一,对联续论
我根据在网络各群的观察,曾自题一幅对联感慨“上联:天天联,天天对,无一好联,无一好对,叹矣!叹矣!;下联:日日凑,日日猜,有何可凑,有何可猜,悲乎!悲乎!”。这幅对联虽是感慨之余而作,却包含着网络各群对联者的间接性批评。因为各群对联大多是为“对联”而“对联”,或者是为娱乐而对联。所以所对之联大多是多而不工。据秋风在群中观察,除了刚入门者,对于大家来说,一般的对联基础知识大多数人都懂了,但就是对的不工整。这样的情况很普遍,而且大多数是表面上似乎很工整,但不得对联要领,所以算不得妙对。根据实际情况,我给大家讲讲在对联中遇到得比较多的几种情况:
1,对联格律中孤平孤仄问题
对于孤平孤仄问题一直来都是大家争论的焦点。首先我们得弄清对联中孤平孤仄的定义,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免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如:“万事皆如意”,若改为“万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菩提当下现成”,若改为“菩提当下圆成”,即是孤仄。。要记住在对联中的孤平孤仄针对的对象是“五言或六言”。只有找准对象,才能对症下药。很多人拿着律诗中的孤平孤仄来定论对联中的孤平孤仄。虽然联律出于诗律,但是存在差异的。律诗中自古以来无“孤仄”的说法而对联中有;律诗中“孤平”是争对于“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而言的,对于其他句式并无要求。而在对联当中具体指的是五言与六言,所以在其他句式中不应该存在孤平孤仄问题。首先我要声明的是,自古以来,对联的要求是,上联仄尾,下联平尾,特殊情况例外。对于居中平仄并无特别要求,就是在现在的《联律通则》上也无此要求,只说明,“平顶仄”,对联中孤平孤仄的问题是近人提出。其次,既然对联提出了这样的定义,就要符合时代的定义。孤平孤仄从字面看应该是在一个句子中,一个“平”和一个“仄”。至于古律定义“除句尾字外,句中存在一个“平”和一个“仄”叫孤平孤仄。”这是不完全对的。因为这定义原本是用来定律诗的,而且无孤仄说法。拿定律诗的“格律”套在对联“格律”上,这缺乏说服力,更不具公认性。且还有一种“仄平仄”和“平仄平”格式来定论孤平孤仄,这种定义与本意相违背。最后对联中的孤平孤仄,应该找准对像,是五言与六言。很多人在对联中拿孤平孤仄在七言;四,七句式等情况论孤平孤仄主要原因在于对象不清楚。大多数以为对联中只要是一个句子中有存在“孤平孤仄”就是孤平孤仄,殊不知对联多变,句式繁多。若按那样去算我前面那副感慨联也成了孤平孤仄的了。所以千万要弄清对联中孤平孤仄的定义。
2,对联中的词性结构
讲到词性结构,很多人都不清楚。所以,很多人的对联都存在前面讲的那种凑对之嫌。看似对上,实际不工整。大部分原因还是在于分不清出句中的词性结构。《联律通则》中有一明确要求“词性对品”与“结构对应”所谓词性对品也就是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比如:上联:(海阔凭鱼跃;下联:天空任鸟飞)一联中,上、下联中相对应的“海”与“天”都是名词,“阔”与“空”都是形容词(本联中的“空”字,意为空阔,实乃形容词,并非名词),“凭”与“任”都是介词,“鱼”与“鸟”都是名词,“跃”与“飞”都是动词。“结构相应”是指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这一要求是出现情况最多的,也是最难的一要求。若把握好如何分析结构,对联基本上就不成问题了。先举个例子:上联:谁创千秋霸业;下联:我开一代新风;分析结构首先要会划分句式。上联:谁/创/千秋霸业;下联:我/开/一代新风;根据划分我们就可清楚的知道这联的句子结构是“主谓宾结构”;然后再来分析居中词组之间的结构,主谓词性相同不用管。看宾语“千秋霸业”与“一代新风”,“千秋”是数名介词修饰的是名词“霸业”,“一代”数名介词修饰的是名词“新风”,主题上看是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然后分析名词“霸业”与名词“新风”,霸是名词修饰业,词属偏正结构,而新是形容词修饰名词风,词也是偏正结构。那么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上下联中把与新词性不同,若整体来看,此联已经很工整了,估计发现不了这一点,但是经过层层分析,还存在词性不同。若把名词“霸”改为形容词“伟”,那么此联就更工整了。再来看秋风近日的一联:上联:画水/无风/空/作浪;下联绣花/有蕊/不/含香;其他的词的不具体分析,主要讲下“画水”与“绣花”。从整句分析,画水,双重含义,画中之水或所画之水,第一种情况“画”为名词转化为形容词,第一种情况“画水”也就是“形-名”结构;第二种情况“画是动词”,第二种情况“画水”也就是“动-名”结构;再来看“绣花”,也是双重含义,在绣的花与正绣之花,“绣”在词中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动词,那么与前面正好相对。之所以要从整句分析,就是因为要确定词在句子中的词性。因为词的多义性质,若单独花开分析,就存在遗漏或多解的情况。“画水”、“绣花”若离开句子单独分开分析画水还可以使“名-名”并列结构,但句意中并非并列结构。所以在分析结构时还要特别注意根据句子整体来辨别词性。上联:画水/无风/空/作浪;这一联对着很多,由于“画水”分析不到位,所以都不工整。对联之中还有很多结构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有:句子结构有主谓宾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词性结构有:偏正结构,并列结构,介词结构,状语结构;几种结构关系:因果关系,承接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条件关系等。对联之时切记要“弄清”出句的所有后,在试对,这才会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3,对联中意境的把握
对联中意境的把握是对好一个句子的关键所在。意境把握不准那么对的也就不佳。就那前面那副对联(上联:画水/无风/空/作浪)来说,对句有:披星戴月为观花;描山有月自成秋;描山有径枉凝眸;登台有泪枉多情;吟诗有月满开心;抚琴有韵枉生情 ;迎春有燕乃栖檐 ;描龙有眼壁腾身;绘云有兩墨兴波 ;观山有柳乃飞烟;书情有怨不传声;弹琴有意可传情;追花有意白煽情;观图有桂不传香 。。。等等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要对好这联就要把握上联所用的手法,与各个词的含义和整体意境。上联前面讲了有双重含义:一是画中之水没有风而起浪;无风起浪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但是这是在画中,所以可以,用了虚拟转移的手法;二是所描画的水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而起浪(画是动词)。所以在对句时应该抓住虚拟转移的手法,双重含义和意境相对来评定下联。除了“绣花有蕊不含香"外,比较接近句子“书情有怨不传声;观图有桂不传香 (当然此句源于下联,但稍逊一筹,观,要是名词时是第四声)”对联中意境的把握在于全面分析,深入思考。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构,所以对于如何分析我可以教大家,但理解这不是我能够教大家的,需要自己去修炼。
二,诗的续论
在网上看到很多人的诗作,其实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就是不注意细节。很多人对于诗都和熟悉了就是写不好。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不注意小节;二是内涵不足;三还是谋篇问题。这些问题,对于诗去年的讲座中讲得比较详细,所以今晚,挑了些争议比较多的问题来讲解。
1,诗中的坳救问题
关于对联中的坳救问题,秋风也曾与人多次争论过。争论的话题是:坳救特定的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算不算出律?要探论这个问题,首先搞清楚坳救的定义,所谓坳救就是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应补上一个平声,也叫“救平”,但注意补救的字不能在句末。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出句自救——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因为是仄声字在句末,所以这句诗肯定是出句。这种格式又可变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该用“平”而用了“仄”,于是在第四字位置补回一个平声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了,但七律这个也不是绝对的,也可“三拗五救”)式。
王维《观猎》的尾联出句
  “回 看 射 雕 处”,
  “平 平 仄 平 仄”
  以及杜甫的《咏怀古迹》之尾联出句
  “庾 信 平 生 最 萧 瑟”,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都属于这种情况。
  注意:出句自救只限于这种情况,不是任何出句都可乱随意变化的。
②孤平拗救——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中,句末的平声字是押韵的要求,必须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这句就只有前面两个平声字。这时,如果第一个字也变成了仄声,就叫做犯孤平。那么,就必须把第三个字变成平声来进行补救。这就叫做“孤平拗救”。
  如,“仄仄平平仄”(七律则为平平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又可写变成“仄仄仄平仄”(这是因为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不过这样一来,对句就必须变成“平平平仄平”(七律则为仄仄仄仄平平仄)”,在对句增加一个平声字来弥补出句中缺少的平声字,即第三个字必须变成平声字。所以叫“对句救出句式的孤平拗救”。
典型的例子如白居易的《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对句第三个字变成平声字,即“吹”救“不”)、
  陆游《夜泊水村》的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对句第五个字变成平声,“无”救“万”)
  因为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所以“孤平拗救”就是在救句中的“三”“五”位置上补平!
  ③对句相救——如果“平平仄仄平”用于对句,那么,它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仄”,这种格式又可以变成“仄仄仄平仄”甚至“仄仄仄仄仄”,这时,就要把对句的第三个字位置变成平声字以相补救,这属于对句救出句。但如果这个出句又是个“孤平拗救”式,则构成这第三个平声字既救出句的第三或者第四字,又救本句的第一字,这就是两救。
  如陆游《夜泊水村》的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报国有万死”就是“仄仄仄仄仄”,“向人无再青”就是“仄平平仄平”。其中的“无”就既救出句的“万”(孤平拗救),又救本句的“向”,所以叫“对句相救”。
2,分析了坳救的形式,我们再来看特别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有人说这两种特别格式不算出律,所以秋风与之争论。根据律诗的定义出律诗指诗、词、对联的用韵、平仄、对仗、字数等不符合格律要求者视为出律。既然坳救是不符合格律要求,它就是出律的。特格是在坳救范围内的,也就说特别格式也是出律的。虽然特别格式是是为了挽救出律,为方便写诗而制定,但是它依然是出律的。我们可以使用特别格式,但不能说它不出律。因为特格也是人定的,若特格不出律,把其他的出律格式也都定位特格,就无格律可言了。
三,词的续论
关于词,在去年的讲座中有一点未提及到,这里补上。大家都知道古韵中含入声韵,入声字也是仄音,但在依照古韵写作时,入声字单独入韵不与上声去声同韵。入声是汉藏语系的多种语言所具有的一类声调。一般入声是短而急促的,但亦都有例外。真入声在音节尾部带 -p、-t、-k、等韵尾,发音时这些辅音韵尾只作发音的口腔姿势而不完整地将音发出来,造成短暂啲停顿,使音节听起来有一种急促闭塞的顿挫感。粤语、壮语、闽南语、客家话、越南语等都具有这一类真入声。入声韵与其他韵分析标准:平、上、去三声以音高为标准;入声以音长为标准。然而:第一,各取标准分析同一语音现象,方法欠妥当,结论难成立;第二,古今汉语声调基于音高,入声“短促”,非声调特征,“急收藏”更说明是韵母结构问题。还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当用入声字入韵是,你用的古韵,入声韵是仄声,有的字不能当做平声。写律诗无仄声韵,但填词有专门的入声韵词,如《贺新郎》、《兰陵王》等等,这种情况下就只能用入声作韵了。上声与去声在词里可以通押,入声作为特殊的一类,不能与它们相通,具体可以看《词林正韵》。

今晚就讲到这里,由于秋风近期太忙,讲新课估计不会进行,所以下次开始复习上半年讲的谜语知识。有问题的可以来问秋风(920962794),需要课件去空间转,各位晚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诗词太姥  闽ICP备10011526号

GMT+8, 2024-4-27 18:30 , Processed in 0.30836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