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太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诗学概念400题7

[复制链接]

1096

主题

0

好友

7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09:47: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白雪 于 2013-7-13 11:08 编辑

辨味】古代诗学概念。语见晚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文之难,而诗尤难,古今之喻多矣。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倘复以全美为工,则知味外之旨矣。其理论包含了以下两个层次:一是辨别雄浑冲淡纤秾等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境界;一是超越一切审美境界,而得其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所称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棋声花院静,幡影石幢高之句为尤善。余尝独游五老峰白鹤观,松阴满地,不见一人,惟闻棋声,然后知此句之工。
】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其内涵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申,不断地被人们用新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追求作补充而获得不断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涵盖了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属性的、相对独立的系统。韵、味相比较,应以生气、灵机,天真直露为得趣之要。如果再进一步分析,趣的内蕴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主体层面,二是客体层面,三是作品层面。清史震林《华阳散稿》云:诗文之道有四:理、事、情、景而已。理有理趣,事有事趣,情有情趣,景有景趣。趣者,生气灵机之谓也。”“是审美主体从自然性和社会性客体的本质、属性、现象中体味到的生动活泼、个性鲜明的种种意味。清洪亮吉《北江诗话》:诗文之可传者有五:一曰性,二曰情,三曰气,四曰趣,五曰格。”“趣亦有三,有天趣,有生趣,有别趣。
兴趣】古代诗学概念。一般用来概括诗歌艺术的审美特质。语见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在中国古文论中,原是二个并行的独立概念。有多种意思:一指诗人被外界事物感触后所发生的情思;二指丰富联想和委婉蕴藉的艺术表现手法;三指有寄托、有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并不是说诗歌创作拒绝反映事理,而是说形象描绘应该空灵,不拘泥于言辞的表层意义,所称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等等,不过是通过形象譬喻,来论述诗歌艺术的主、客体之间那既复杂又微妙的关系。
意趣】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主要是指创作主体以鲜明的思想情感为主导进行审美选择而创造出来的文艺作品的审美意蕴和独特风格。但实质上还是来自作家对艺术与生活的认识和体味。也有人从兴象、枯调、风韵着眼论述意趣。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诗之妙谛,在不即不离,若远若近,似乎可解不可解之间。不落蹊径,超超玄著,耿耿元精,独探真际于个中,遥流清音于弦外,空诸所有,妙合天髓。
理趣】古代诗学概念。理趣原指一般的道理旨趣。但经文学家的运用与引申,于是逐渐衍化为诗文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理,义理、哲理、道理;趣,情趣、风趣、趣味。诗有理趣,是指诗人在诗里讲述道理,发表议论,应该同时使作品充满诗意情趣,富有艺术感染力。有理趣的诗,不同于抽象地说理布道,而是寓道理于情趣之中,熔理和趣为一炉。
理趣与理障】古代诗论中特有的一对矛盾对立的审美概念。理趣是创作主体以审美方式把握道理而创造的一种特殊艺术境界或审美感受。禅机非佛,理障非儒。心之孔嘉,其言蔼如。”“原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蕴义繁多,甚至可与宇宙本论之同义,举凡自然或社会万事万物存在的本质和依据,变化发展的规律及其具体形态的结构、秩序等,都可以名之为。因此,常与事物具体之对举,为微而为显,用以概括宇宙人生的本质与现象的关系。相反,空洞说理,教条僵化,枯燥乏味,毫无生趣可言,此为理障
情趣】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其意义主要有四:其一是指人的志趣、志向、爱好、追求,其中包括个人的审美取向。《后汉书,刘陶传》: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好尚或殊,富贵不求合,情趣苟同,贫贱不易意。
奇趣】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主要是指文艺作品中创造的奇句异境所给予人的新颖独到而异乎寻常的审美感觉。东坡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明张岱其《琅嬛文集与包严介》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故连合言之。若以有诗句之画作画,画不能佳;以有画意之诗为诗,诗必不妙……王摩诘《山路》诗蓝田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尚可入画,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则如何入画?又《香积寺》诗泉声咽危石,日色冷苍松,泉声、危石、日色、苍松,皆可描摹;而字,字,则决难画出。他说:诗贵有奇趣,却不是说怪话,正须得至理,理到至处,发以仄径,乃成奇趣。
】古代诗学概念。其含义既可指诗歌的一体,又兼指诗歌干预政教的社会功能。《毛诗序》则改六诗六义,云: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不直言君之过失,故言之者无罪,人君不怒其作主而罪戮之;闻之者足以自戒,人君自知其过而悔之。这就是要求诗人在以诗规讽统治者时,必须通过委婉曲折的方式,而不要过于切直刻露,以维护统治者的尊严。
风神】古代诗学概念。与才藻相对而言,指艺术作品中具有的精神风采。原是六朝品鉴人物的用词,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纸笔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泽润,七须背向得宜,八须时出新意。理论性分析:体格声调,水与镜也;兴象风神,月与花也,必水澄镜朗而花月宛然。
风力】与诗学有关的文论概念。意与风骨相近。语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风力指诗文作品的情思表达得鲜明爽朗,具有力度,给人以富于生气之感。
风化】与诗学有关的文论概念。即以文艺教化天下之意,也称风教,是儒家诗论中关于文艺功用的重要观点。出自(毛诗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礼记乐记》: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也。所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统治者用诗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所以它解释各地民谣之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诗词太姥  闽ICP备10011526号

GMT+8, 2024-5-17 18:52 , Processed in 0.18199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