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太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诗学概念400题9

[复制链接]

1096

主题

0

好友

7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7 07:03: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白雪 于 2013-7-13 11:05 编辑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语见《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意谓质朴多于文采,就未免失之粗野。,本作,指郊原、田野。上古时部落聚居,贵者居中,庶人住郊野,庶人身份低微,鄙略质朴,故以称之。《论语》之略有贬义。但野人住郊原,少受礼法约束,因此又引申为任性闲散、不受拘束之义。
疏野】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唐司空图《诗品,疏野》:惟性所宅,真取弗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说文》谓足也。由此引申为简素落脱、任性自然,不拘礼法。所谓疏懒疏诞疏放疏散疏宕等,都是指这类人的人格精神和行为模式。至于,原指郊原田野,庶民居之,身份低贱,人格鄙略质朴,故孔子借用以论文质云:质胜文则野。但唐宋以降,审美意识的主流转向自然本真,追求意象、境界,因此便成为文艺家所追求的质朴之美的表现形式而受重视。而司空图则创造性地把疏野合称,成为一个含义更为丰富的审美概念。换言之,疏野之美是自由、真实的人性之美,诗人的审美把握必须以其自性、本真为主导,以真情实感为中介,以万物、万象为诗材,去创造一个表现自由人性的美的境界。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具有多层涵义。语见《老子》第四十一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又《庄子知北游》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所称,指宇宙本体本身所自有的美,它是世界一切美之所以产出的本原。虽然感官无法直接把握,但是只要人顺乎自然之道,也就立心于,体现了本体之美。其次,指具体事物的某种特殊属性即伟大。伟大事物虽然有形有象,有具体时间、空间,但是人的感官却难以把握,它有神奇功能,而人的思维却只能体认而无从究诘。《文心雕龙比兴)篇:观夫兴之托喻,婉而成章,称名也不,取类也大。这也就是韩康伯注《易》时所说:托象以明义,因小以喻大。”“是作为载体的物象,则是由此联想引申的巨大意义。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高下。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重拙大】古代诗学概念。语见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南渡诸贤不可及处在是。重,气格沉着凝重,与轻倩相对;拙,质拙朴老,与尖纤相对;大,境界开阔,托旨宏大,与细浅相对。况周颐以重拙大为词创作的三大要素,强调和追求静穆厚重,拙劲宽大的词学风格。(《养一斋诗话》卷三)诗而能重,厕免于华靡轻弱,粗疏肤廓之失。但是若无流转自然之妙,则过而伤笨,虽重不足贵。诗人尚拙,是指不刻意雕琢呈巧,保持诗歌稚真朴拙之美。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它从总体上对于宇宙人生审美境界的最高追求。西周末年,史伯最早提出了和实生物的审美命题,又云: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是自然社会不同事物的矛盾统一。在中国古代美学发展史上,具有丰富的审美内蕴,要义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发生的规律,存在的常态,功能的佳境。而道家《老子》四十二章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更从宇宙本体论、生化论层面,阐释了是阴阳二气矛盾统一,是生成万物的内在依据或存在状态。而《庄子天道》篇称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和、人和,即是顺应自然,而不要人为地干扰,甚至破坏自然,这是万物之美所以产生的哲学根据。二、是创作主体的生理机能、行为态度以及精神境界的最佳状态和理想规范。《养气》篇云: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雍滞。创作之时,诗人的身心调扬清和,是保证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反,如果是销铄精胆,迫促和气,必然导致创作的失败。这说明审美主体的生理及心理和谐,是其审美创造能力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的内在基础。三、是作品创造的雅正和平、含蕴深厚的艺术境界,这一审美特征备受传统诗论家的推崇。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茧斋诗谈》卷一云:人多谓诗贵和平,只要不伤触人。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意谓神妙的思绪情韵及幽深的艺术境界。玄远之思,情韵高雅,拔出流俗,自具艺术品格。的概念来自道家。《老子》第一章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张铣注:玄,谓老庄之道。故后人称道家学说为。后汉至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主的玄学,成为一种哲学思潮,一些文人名士以老庄之道和《周易》为依据,作辨析名理的谈论,称为玄谈,蔚然成风,是为玄风。与佛教思想结合起来,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逃避现实的精神状态。
玄妙】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语出西汉扬雄《法言》逸文:或曰:辞达而已矣。曰:圣人之文,其隩也有五:曰元,曰妙,曰包,曰要,曰文。幽深之谓元,理微之谓妙,数博之谓包,辞约之谓要,章成之谓文。圣人之文,成此五者,故曰不得已。写作必须幽深有味,理在言外,令人神往,既唐孟浩然诗云:渐近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玄通】古代诗学概念。语出《老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注:玄,天地。言其志节玄妙,精与天通也。上述玄通,本意指的是古代善,体察事物细致人微,思想深远而通达,其深刻程度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特立《冲淡》之品,认为只有素处以默,清代孙联奎《诗品臆说》云:机者,触也,契也,心通造化,自然妙契。老子《道德经》中多次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老子是把作为宇宙始基的一个别号,是属于的概念。庄子把表述为人生修炼的极境:九年而大妙。郭象注:妙,善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诗词太姥  闽ICP备10011526号

GMT+8, 2024-5-17 18:26 , Processed in 0.18337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