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太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想起一位读书人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0

好友

101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31 14:35: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狄民 于 2020-1-31 14:36 编辑

      瘟疫肆虐,蜗居以利人利己,今发旧文[size=13.3333px]一篇,聊聊而已 。


想起一位读书人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读《志》琐语(一)

狄  民
  
     友人赠我一部清嘉庆版的《福鼎县志》,得闲时翻翻,却也得几分理趣,生几分感慨。
福鼎自清乾隆四年(1739年)建县,至今已271年整了。说到福鼎的由来,却让我想起一位读书人。
     唐乾符二年(875年),长溪县一位名叫林嵩(字绛神)的书生,参加科举中了进士。或许是他的文章很出色,或许是因为他的家乡那一带以往还没有过这种辉煌,为了激励其他的读书人,在当时福州刺史观察史李晦的表请下,唐僖宗于乾符五年欣然下旨,同意将林嵩的家乡改名为“劝儒乡”,下辑五里,分别称为擢秀里、望海里、遥香里、育仁里和廉江里,这在当年肯定是一件让林嵩及其乡人感到极光彩极自豪的事。林嵩登第后,为了感谢家乡父老,还在秦屿潋村(今冷城)东门外修建了一座蓝溪桥,至今古迹犹存。
自林嵩登第之后,历宋、元、明,这个小小的劝儒乡陆续涌现了一大批的读书人,光进士就有四十多位,以致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当时的福鼎知县谭抡在修纂第一部《福鼎县志》时,由衷地称赞道:“名儒辈出,民愿俗淳,忠孝节义,史不绝书,理学文苑,后先辉映,允称海滨邹鲁。”
历史在推移,劝儒乡也在发展,从唐乾符五年敕赐劝儒乡到清乾隆三年,这期间相隔了860年。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当年劝儒乡的模样,但在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始建县的霞浦县里,劝儒乡想来也很有些举足轻重了。以农业(包括茶业)、渔业、海上交通以及牧业、矿业等为主的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户数日益增多,赋税收入也具相当规模;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就为兵家必争之要地;再加上社会、文化的地域性发展,都足以让世人刮目相看,于是,百姓遂有立县之议。就在这一年的十一月,福建总督郝玉麟上奏朝廷,以桐山距霞浦县较远,管辖难周为由,议划劝儒乡之望海、遥香、育仁、廉江四里,单独立县,乾隆皇帝欣然同意,在奏章上题道:“应如所请,命县名曰:福鼎。”圣旨下时,已是乾隆四年的事了,可谓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追根溯源,没有劝儒乡,恐怕就没有后来的福鼎县,因此,对福鼎人来说,清乾隆四年固然值得大书特书,而唐乾符二年林嵩登第和乾符五年敕赐劝儒乡,同样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唐乾符二年和乾符五年,或许不太好记,但乾符二年还是考进士不第的山东人黄巢揭竿而起的年头,到了乾符五年,黄巢已统一了各路农民义军,自号冲天大将军,又称黄王,建元王霸了。历史在这里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林嵩考中了,从唐僖宗手里捧回一块“劝儒乡”的勅赐金匾,而黄巢考不中,却几乎掀翻了唐朝的江山。多少年来,我每读到黄巢的题菊诗时,心里总会有一些怪怪的感觉。
林嵩后来曾官居秘书省正字,叫黄巢一闹,他的官也做不成了,只好回到家乡,隐居在太姥山麓之灵山(现今秦屿礼澳村后山)。登第之前,林嵩就曾经栖身此山埋首苦读,说起来与该山结缘颇深,这回仓促归来,人事沧桑,心中自有一番感慨。他其后即在灵山创建草堂书院,作为读书著文及聚徒讲学之所,他为草堂所题的楹联很能反映归隐后的心情:
士君子不食嗟余  时把海涛清肺腑
大丈夫岂寄篱下  还将台阁占山巓
灵山后来便更名为草堂山,成为福鼎的一处古迹,而这幅对联也就成了中国最早的对联之一。
林嵩在家乡隐居了一段时间,天下稍定,又被福建观察使辟为团练巡检官,重新步入仕途,史书称他“秉公赞理,举贤翊化”和“政声感人”,显然是个好官,最后还做到金州刺史。
林嵩的作品有《华清宫》、《蓬莱山》和《九成宫避暑》等赋,被收入《唐书·艺文志》,他写于乾符六年的《太姥山记》(残篇)是现存最早的有关太姥山的文献,文中所提到的“摩尼宫”,成为今日探究太姥山摩尼教遗迹的重要史料。如今,在太姥山摩霄庵右侧的石壁上,我们还能看到他的“山海大观”四字石刻。
林嵩的后人也颇有成就,南宋时有林湜,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元代有林仲节,解元,曾任吴江、句容令,今福鼎磻溪乡仙蒲村犹存其墓,村人(均为林姓)称之为“进士墓”。
271年来,福鼎由乡而县,由县而市,终于以一个滨海旅游文明城的形象屹立于世人面前,细想起来,我们不能不感谢那位一千多年前的老乡——一位名叫林嵩的读书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诗词太姥  闽ICP备10011526号

GMT+8, 2024-4-20 19:14 , Processed in 0.1889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