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太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判断自己的诗词水平处于何等位置?

[复制链接]

1115

主题

0

好友

750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7 09:09: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白雪 于 2022-3-27 09:16 编辑


如何判断自己的诗词水平处于何等位置?以七绝分析,快速进阶
作者:火云

学习诗词创作的过程中,都会碰到一个比较困扰人的问题。即是看到同一首诗,为何有读者说它好,而又有读者说其不好,导致自己无法准确认知这首诗究竟如何。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如果不搞清楚,那在写诗词的时候,自己也无法判断自己的文字到底好不好,也就无从谈起琢磨了。
诗词初学者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
是指对格律要求能做的不错,句子与意思也能表达清楚,但还谈不上好坏与境界,这算低阶已入门。
中级阶段
在初级阶段的基础上,能够分辨大多数诗词文字的优劣,能知道哪里有问题,但解决不了。
高级阶段
就是不但能指出问题,还能提出修改与调整方案,文字已经有不错的韵味与意境,对各种技巧手法娴熟。

本文主要谈谈如何从低阶向中阶提升,关键就是学会真正读诗词,学会分辨与剖析问题,感知文字的优劣。
以网上某论坛的一首诗为例略作说明。

竹树琅琳碧四围,花光云气惹人衣。
戴家桥下竹排乱,载与青山一道飞。

很多初级水平者会认为它是好诗,但不少中级水平者可能认为它是恶诗,或者很普通,有可提高之处。
这首诗咋一看,辞藻漂亮,音律亦较为流畅,尾句还有看似不寻常的巧思,初级者很容易就会被它唬住。
但当你水平到达中级以后是能看出问题的,如果是高级水平,还能看出他写作的心理和某些个性特征。
“竹树琅琳碧四围”,这句看似漂亮,古诗修养低的人会认为这句雅致,但古诗修养高的人知道这句有问题。琅本是美玉、美石,古人也常引申为翠竹,说琅就是说竹子。类似的词句与意象在古诗里是不少的。“竹树琅”就有明显的拼湊雕琢痕迹,也嫌重复累赘了,竹树两字完全多余,故此算不得好句(这可以检验你诗词修养到了什么程度)。

第二句无大问题,主要的问题在三四句。
比如“戴家桥下竹排乱”,这句的意象是在桥下的竹排,而且比较凌乱,明显竹排不是在行动的过程中。也有种从桥上往下俯瞰的意思,那么请问怎么会出现“载与青山一道飞”的错觉?
能出现“与青山一起飞”的画面,只能是你坐在竹排上,“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这样才可能产生竹排与青山一道飞的错觉。而现在你站在桥上往下看,绝不可能出现这种幻觉,这叫违背生活常识。

很多人感觉“载与青山一道飞”意思不错,是巧思。这说明对巧思的判断还不到位,是否巧思,要看妥帖不妥帖。如果抛开其他句子,这句再好,不妥帖那也不是好句。
何况前人早写过同样的意思,并且写得比这个好:
贺国华《江行》
碎烟零雨日霏霏,两岸江流拥翠微。
高挂一帆风力饱,扁舟如挟众山飞。

看出古人的笔力没有?不仅笔力雄健还非常严谨,注意“高挂一帆风力饱”的铺垫,注意那个“挟”字,真是恰到好处。

这首七绝还有一个很明显问题,大家注意到没有?仔细读读看。
就是前两句与三四句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前两句是一个意思,后两句一个意思。在描写与刻画上,没有外在或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本诗没有捏合成篇。
由此可见,本诗仍算是初学者的习作,虽然有雅致的外表,流畅的音律,但仍算不得好诗,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其实,主要问题就是第三句没做好,前后脱节,第一句都属于小问题。

外表修饰很雅致的格律诗容易骗过初学者,特别是那些玩弄某些句子技巧的律诗,初学者很容易被其外在所迷惑。
初级水平一般要解决的问题是先“像古诗”,外在像古诗。
中级水平所要解决的就是“像诗”的问题,已经跳出格律的框架,而是要捏合成篇并有韵味,即怎么把一首诗写得意韵通畅,像诗。

一首诗词作品都是是由字、词、句、段和音、韵、律、调构成的。或者应该说是“生成”。
一句话:一首诗是一个复杂系统,不是字词句的简单加和,必须经过酝酿与催化,最后生成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机体。

当你想创作某首诗时,脑海中肯定先有个想达到的目的,不可能是随心所欲,胡思乱想。
故此,从字词、音韵开始到语象(可分为描述、比喻、象征、神话)、思想、语气、节奏、体式等都必须围绕着这个要表达目的来做文章。

如何判断一首诗的优劣?
个人感觉可用这三个标准去套或去剖析:
首先,这首诗要实现什么目的?
其次,这一目的实现得如何?
最后,这个目的有意义吗?

如果你能基本实现诗的目的,亦即比较清晰的表达了你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兼顾各种要素,文理通顺,音律流畅而又饶有诗意。那么,恭喜你,这首诗不错,你已具备中级诗词创作水平。

其实,现代人能够做到诗词中级创作水平,已然很不错了。有不少古人其实也未必能够做好这点。甚至一些名家也有某些作品比较随意,问题毛病也不少的。
我们举个宋代僧人饶节的七绝《偶成》来分析印证:
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
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山前花已开。

古人的《墨庄漫录》中把这首七绝列为佳作,但我不认为如此。文字与句子本身无问题,但组合起来却有大问题的,你能一眼看出它的问题吗?
如果看不出来,说明你的七绝鉴赏力还在初级水平。如果能看出问题,那么鉴赏力可算是中级水平。
如果不但能看出,还能帮他改正并改得很好,恭喜你已达到高级水平。诸位不妨试试。

首先来分析饶节这首七绝要表达的目的是什么?很显然,从第一句“松下柴门闭绿苔”就可以看出,他是想表达居处的幽僻。
但这首诗是否达到了这个目的呢?并没有!整首诗并不是都在围绕这个目的服务。
当然,第一句的:松下柴门,还闭绿苔,至少是达到了幽僻中透出几分阴冷感觉,句子也还算不错。
三、四句的“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山前花已开”描写得相当不错,如果不是对蜜蜂采蜜观察入微,不是心静的人是看不见的。
“茧”是蜜蜂采集在腿上的花粉团嘛。而且联想的也相当准确,看到“蜜蜂两股大如茧”,顺理成章想到“前山花已开”,气脉顺畅。以此来反衬眼前居所的幽僻,连野花也没有,只有蜜蜂偶尔飞过,的确幽僻得可怕。
三四两句不但画面感的很好,联想也丰富,反衬手法也相当娴熟。

那么不好的地方在哪里?
问题出在第二句上!“蝴蝶双飞来”这不正说明此处有花吗?与最后一句“应是山前花已开”很矛盾啊。
蝴蝶双飞来的意象,就不是幽僻了,是热闹与盎然。另外前面还带上“只有”两字,如果只有,那后面来的的蜜蜂算什么?蜜蜂忙碌,蝴蝶嬉戏,岂不是过于热闹了?与幽僻的氛围是不协调的,大大减弱了第一句就要营造幽僻氛围的力度。
故此,“只有蝴蝶双飞来”这一句是很明显的败笔,写得过于随意了,致使整首诗内在张力不足,比较涣散。至于要如何改,大家不妨试试。

同样表达“幽僻”的七绝,刘商的这首《题潘师房》就写得好,大家不妨读读,领悟一下。
渡水傍山寻石壁,白云飞处洞门开。
仙人来往行无迹,石径春风长绿苔。
这首四句全都是围绕潘师傅幽寂的居住下笔,协调一致。尤其是第三句“仙人来往行无迹”转得比较巧妙,虚晃一下不实写,然第四句“石径春风长绿苔”再实景细节刻画,故更有余韵,回味无穷。

文理通顺而有诗意是写诗到达中级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古诗鉴赏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这一点往往被人忽视。
写得通顺,谁不会呀?好像很容易,其实挺难的,这从我们对上面那两首诗的分析已可见一斑。

如果说初级水平要求把诗句写通顺的话,中级水平就要求把一首诗写通顺,这是两个层级的问题,难度不一样。
文理通顺而有诗意不仅要求意思连贯,还有个贴切问题。这里的贴切指的是整体协调性,即每个字词句都要与全诗意蕴、基调协和而不能有所偏离或抵牾。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诗词太姥  闽ICP备10011526号

GMT+8, 2024-12-22 13:19 , Processed in 0.1625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